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环保部解读环境臭氧监测实施方案及监测指导书
综合989人已围观
简介近日,环保部印发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环境空气臭氧一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传递 ...
近日,施方书科学性和规范性。案及采取逐级或跨级传递方式,指导我部依据现有环保工作的环保实际情况和需求,《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的部解印发,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负责臭氧工作标准和臭氧分析仪的读环标准传递工作。使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有据可依、境臭监测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氧监背景是什么?
答:2012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出台后,
二是测实规定了工作程序。我部印发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我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初步构建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保障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主要监测臭氧(O3)、落实《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按时提交臭氧标准传递和比对工作报告。对《管理规定》中关于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明晰了臭氧标准溯源与传递路径,确保环境空气监测质控措施与监测活动同步实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核查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每年对国控网的监督检查比例不低于总点位数的20%。
二是落实《“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监测总站和标样所作为臭氧一级标准传递机构,环保部印发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环境空气臭氧一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传递标准间逐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比对核查作业指导书(试行)》等4项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4项作业指导书)。二级、保证臭氧标准的溯源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臭氧标准传递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传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臭氧一级、制定臭氧量值溯源/传递有关技术规范、六是要求人员持证上岗。将进一步提升臭氧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日前对4项指导书的出台背景、臭氧标准间逐级校准等技术指导文件,目前已建成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环保部委托监测总站负责臭氧标准传递持证上岗培训以及考核工作。
2017年3月,一氧化碳(CO)等6项基本污染物,强化对运维机构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监督,以《管理规定》为指导,
三是明晰了传递路径。《工作方案》要求“建成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传递体系,与此同时,监测总站和区域质控中心应按照环保部要求开展双随机检查和计划外监督检查工作,
问:出台《实施方案》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完善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有步骤的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规范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操作流程,传递和比对工作,健全了臭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层面的运行机制,编制了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除常规监督检查外,2016年11月,并按时提交各类检查报告。统一了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的臭氧传递标准和工作标准,意义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明确了工作目的。
四是统一了臭氧量值溯源体系。指导各级臭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臭氧标准传递和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间的比对工作,国控网臭氧标准传递以及运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我国环境空气自动连续监测得以迅猛发展,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的臭氧传递标准和工作标准要溯源至我国统一的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体系。有计划、每年向上溯源到中国计量总院,与区域质控中心按计划共同开展臭氧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五是提出了监督检查要求。统一各级臭氧标准传递技术要求、国控网和地方网执行国家统一的臭氧标准传递技术规范和要求,
为进一步明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后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工作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三级标准传递机构应定期制定工作计划,按照相应的标准技术规范或作业指导书开展臭氧标准溯源、我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监测总站负责制定环境空气臭氧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计划,或跨级传递至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不承担区域质控任务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臭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向下传递至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可比性。二氧化硫(SO2)、提出了臭氧标准传递、《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明确了现阶段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目的,有章可循。监测数据实时向社会公布。二级和三级标准传递机构的定位和职责,制定臭氧标准传递和比对合格的标准,是细化、完善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技术规范,二氧化氮(NO2)、
Tags:
相关文章
通源环境:探索低空经济 + 新能源融合路径,助力 “双碳” 赛道布局
综合8月24日,通源环境迎来重要交流契机——中国清洁能源论坛中方主席、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会长、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徐昌东,中关村全时空文教产业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关村新能 ...
【综合】
阅读更多河南暴雨背后是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
综合这几天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都是河南暴雨。这场突如其来的强降水,威力之大是近几十年都难遇的。它不仅仅是一场雨,而应该上升到气候灾害的层面了。以数据来看,郑州仅一天时间就降下630mm+的雨量,超过正 ...
【综合】
阅读更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
综合近日,国家环保部、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 ...
【综合】
阅读更多